“水十條”出爐蛋糕大了門檻高了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陳陽
日前,國務院正式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水十條”),從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等10個方面對我國現階段和未來水污染防治工作作出規劃。
“水十條”的起草工作自2013年4月起,先后6次征求中央及國務院34個部門和單位意見,歷時近2年,共修改30稿之多。這份文件提出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首次點名公布部門職責清單,并且要求地級及以上城市明年起每季度公開飲用水情況,到2030年全國水生態系統功能逐步恢復,消除城市黑臭水。
而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水十條”將推動更大的環境服務需求。但同時對治水企業的要求也在變高,更高的環境服務水平。總之是蛋糕變大了,入席的門檻也在提高。
每項工作都注明了牽頭單位
“水十條”共35款、238項具體措施,包含了十大塊內容,如“全面控制污染排放”、“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等。值得一提的是,“水十條”在每項具體工作后,都注明了牽頭單位和參與部門。
參與“水十條”起草和制定的環保部污防司飲用水處處長石效卷表示,238項措施中有136項是對此前措施的改革和改進,如提高污水處理標準等;90項措施是以前沒有的新舉措,如對超標企業實施“紅黃牌”警告制度等。此外,還有12項是國家已開始破題研究的國家專項措施,如研究建立國家環境監察專員制度等。
我國多部門治水,長期存在部門間協調問題。石效卷說,在此次“水十條”制訂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各部門的齊心合力。
石效卷表示,“水十條”借鑒了“大氣十條”中最好、最有效的措施,而且更為嚴厲。如具體條款后面都附帶了括號,里面規定了具體負責的每個部門,將責任明確落實到部門上,“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王毅說,目前從國務院層面推動“水十條”,明確各部門的責任,這的確有利于部門之間形成合力。但他同時表示,協調部門之間所有的問題比較難,因此建議研究建立更好的協調機制,如處級、司級之間的合作機制,真正用制度來推動部門合力治水。
治水資金:短期看融資機制長期看價格稅費機制
根據相關測算,預計到2020年,完成“水十條”相應目標需投入資金約4萬億~5萬億元,其中各級政府加起來投入約1.5萬億元。根據財政部公布的2015年中央財政預算,中央對地方節能環保支出專項轉移支付中,水污染防治資金預算數為130億元,比2014年執行數增加60億元,增長85.7%。然而,相對于萬億級的投入,財政資金投入仍相差甚遠。
“水十條”提出,一方面要增加政府資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多元融資。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環境學院教授藍虹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完成“水十條”的主體在于地方政府,長期來看需要理順價格稅費機制等,短期則要解決融資,可以大力推行PPP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在市場機制方面,“水十條”提出,一方面要理順價格稅費,加快水價改革;另一方面要完善收費政策。在稅收方面,要加快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資源稅稅費改革等工作。另外,還可研究將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產品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
但是藍虹認為,“水十條”雖然對環境保護稅、排污費等方面進行了規定,但要真正讓這些資金發揮作用,關鍵還在于“專款專用”。
“目前水污染的情況非常嚴重,但是要從現有財政當中專門撥出一大筆資金來進行非常難。完成”水十條“投入資金約4萬億~5萬億元的目標顯然不可能由政府完全承擔,需要政府投入一部分資金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但倘若以‘水十條’名義收上來的稅費很難用于治理水污染的財政引導資金,出資金還需要和其他部門進行博弈,那么就會大大降低‘水十條’的效率和效果。”
“在國外,一般都是有專門的水務專項基金,比如美國的清潔水循環基金會對收上來的資金進行統一的管理使用。這首先就要求關于資金的使用要公開透明,定期向公眾發布。但在國內目前財政‘收支兩條線’的情況下,實現專款專用有一定難度。”
“水十條”要求,推行綠色信貸,積極發揮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水環境保護中的作用,重點支持循環經濟、污水處理、水資源節約、水生態環境保護、清潔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領域。嚴格限制環境違法企業貸款。加強環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環保、銀行、證券、保險等方面要加強協作聯動,于2017年底前分級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系。鼓勵涉重金屬、石油化工、危險化學品運輸等高環境風險行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這些概念之前就存在,但是此前推行的效果卻并不理想,原因是什么?是因為在這過程中沒有建立良好的風險評價機制,相關的金融機構在原有的考核指標體系下,是很難對這類項目有個良好的評價進行有更好的融資放款機制。因此需要對風險管控機制進行調整。環保項目未來的收益相對于其他項目更加穩定,這也是需要納入金融機構考慮的范疇。”藍虹如是說。
行業影響:入席的門檻也在提高
“水十條”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正效應,直接體現在對環保產業尤其是水務行業的拉動上。據測算,“水十條”通過加大治污投資力度,大幅提升污染治理科技、環保裝備研制和產業化水平等措施,預計到2020年將帶動環保產業新增產值約1.9萬億元,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1.4萬億元。環保部預測,預計到2020年,實施“水十條”可拉動新增GDP約5.7萬億元,累計增加非農就業約390萬人,使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增加2.3%。
上海濟邦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史方標撰文指出,作為一份高層級的行動計劃,“水十條”對水處理行業來說,無疑是利好。“‘白紙黑字’的量化指標意味更大的環境服務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需求變大的同時要求也在變高,除一級A排放標準更廣泛地施行外,環境質量改善的強調也意味著更高的環境服務水平。蛋糕變大,入席的門檻也在提高。”史方標表示。
而對于參與治污的企業主體而言,水處理行業不同類型和體量的企業將逐漸分化。“區域、流域水環境質量成為量化指標將使環境綜合整治——不單單是環保設施運營的需求增強。一部分資金實力強、運營水平高的投資運營商將向環境服務商轉變,將在更加深入的層面參與污染治理環境改善工作(這也意味著一些運營商將被淘汰或被迫轉型)。而另一方面,體量較小、較輕資產的環保企業將在垂直化、專業化的路上走得更遠,這些企業將憑借核心設備、技術以及創新的商業模式獲得競爭優勢。”史方標認為。
在微觀層面,一些細分行業和領域將獲得難得的發展機遇。“比如‘水十條’中對重點污染排放工業的整治,將促進工業污水處理核心設備、部件及藥劑的生產制造,第三方運營等細分行業的發展;目前缺口較大的中小城鎮、農村污染治理能力的大規模建設將利好專注于該類市場且具有小型、自動化污水處理系統的企業;城市黑臭水體的消除指標將使新興的環境修復行業的市場空間進一步釋放等等。”史方標表示。
相關資訊
產品推薦
相關行業新聞
- 2024年生態環保工作怎么干!
-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應用場景
-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排水系統的特點有哪些?
- 景觀污水處理設備的水質特點以及適用范圍
- 一體化玻璃鋼污水處理設備的優點及其特點
- 廣東污水處理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優勢
- 一體化工業污水處理設備的產品特點
-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出現管道堵塞應如何處理
-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施工基礎坑洞
-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針對小區污水處理的工藝特點